编者按:为弘扬新时期科学家精神,激发创新活力,展现创新风采,坚定创新自信,增强企业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获得感、荣誉感和归属感,自治区科协组织开展了2021年“科创中国”企业创新达人(广西站)宣讲活动。全区各市科协、自治区级企业(园区)科协积极参与,经逐级筛选评审,最终共有100名科技工作者荣获了2021年广西企业“创新达人”称号。现推出“广西企业‘创新达人’故事每周讲”主题活动,将一批优秀的广西企业“创新达人”个人创新故事进行登载,展示企业科技工作者埋头苦干、奋力创新的昂扬风采,大力宣传科技领域的积极进展和突出成绩,营造全社会良好创新氛围,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创造活力。
周君武,东风柳汽科协副秘书长、乘用车技术中心先行技术部部长,连续两年参加并荣获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广西赛区比赛一等奖,在2021年“科创中国”广西企业创新达人评比中排名第一,并进入“广西企业创新达人”宣讲团。
然而在周君武的眼里,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研发技术人员,是一名具备企业家精神的研发技术人员。周君武要求自己:不仅要有“科学家”的技术钻研精神,也要有“企业家”的组织策划能力,要成为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就像周君武所在的山水工业城市——柳州,山水城市工业最强,工业城市山水最美!这座城市孕育了东风柳汽这样一家具有“敢为人先”创新品质的企业,这样的创新品质深深烙印在周君武身上,让周君武这样一个平凡的员工,能够成长为企业创新的“星星之火”,在公司导入和推广TRIZ创新方法,推动公司科技创新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创新的起点是氛围,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是勉励企业一线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创新事业的有利路径。为激发同事们科技创新热情,在2020年,周君武参与组织了公司首届科技创新周,并导入了“TRIZ技术创新论坛”。公司首届科技创新周,邀请了70余位行业领导和专家共开展65场技术发表、10场技术论坛,同时集中展示了70余件创新展品,科技与创新的氛围萦绕企业每个角落。据不完全统计,共计50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现场描绘出人与科技对话、与汽车对话、与未来对话的有趣“画面”。
在周君武探索创新方法的路上,发现创新既不是拍脑袋天马行空,也不是苦行僧式地把千万种可能一一尝试,创新是人对物质世界矛盾的利用和再创造,有其规律和方法。前苏联发明家Altshuller带领1500多名专家,经过50多年对数以百万计的专利文献加以研究提炼重组,建立起一整套解决发明问题的理论方法体系——萃智(TRIZ)。该方法理论作为创新基本方法学,在我国的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运用成果显著。
创新方法是自主创新的根本之源。近年来,周君武积极参加由广西科协牵头主办的 “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广西赛区比赛”,坚持“以赛促学、以学促用”的方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2020年周君武带领团队投身刻苦学习TRIZ创新理论体系的海洋中,营造创新氛围,助力培育创新型人才,助力企业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并抓住赛事契机,带领团队与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20个企业、3336个项目比拼竞技。天道酬勤,周君武的团队荣获了该届广西赛区比赛的一等奖,并最终闯入全国总决赛荣获优胜奖。
2021年更进一步,在公司各级领导支持下,周君武推动公司创新方法深度培训,为技术人员运用TRIZ创新方法解决工程问题开拓了新思路;组织队伍参加中国创新方法大赛荣获广西赛区3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的好成绩。
创新不仅要有“创意”和“方法”,还需要具备把创意落地的技术能力。针对“下雨天撑伞进出车门被淋湿”的场景痛点,周君武团队开启创新思维,大胆描绘出“下雨天,手机一键召车,车辆低速自动行驶到你身边,折叠的遮雨装置自动开启,迎接你进入车内”的未来场景,为项目开发提供了一个创新思路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后期,为了将这个创意落地,周君武团队反复推翻、重建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终于开发了“一种能够自动开启和折叠的欧翼式遮雨装置”,同时结合“一键召泊车自动驾驶项目”,开展一系列技术预研攻关工作。
技术成功攻关、项目成功落地的喜悦让周君武有了更充足的冲劲,周君武决定紧追其上,立足企业需求,为解决企业难题贡献力量。众所周知,我国已经迈进“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以自动驾驶技术为代表的新五化技术,对自主核心技术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国际疫情发展蔓延、技术封锁和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芯片等关键零部件资源紧缺,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正深刻影响着汽车行业的发展。
为积极做好芯片国产化应对工作,周君武带领部门人员初步建立了“嵌入式软硬件平台”设计能力,组建了“乘用车芯片应用技术专业小组”,先后与芯路通讯、地平线、上海海思、核芯达、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等开展技术交流。根据各芯片公司资源,初步建立了芯片应用技术资源库。同时不断提升团队技术能力,带领团队在 “首届中国汽车芯片拉力赛”决赛上敢于亮剑,团队自主开发的“多场景下基于IS32FL3237芯片的音乐律动氛围灯系统方案”项目通过专家激烈评选,获得2万元开发费,当前正按计划进行原型机自主开发。
创新的成果可能会由于当前的技术水平,不能马上在企业的产品中应用实践,但必然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故而周君武带领团队把创新创意进行技术开发,并重视专利的布局。比如,周君武能够把2021年在中国创新方法大赛获奖的“零能耗智能光伏装置”的创新,与光伏技术、芯片应用技术结合起来,成功立项开展“多功能车载光伏装置技术”,为未来车型竞争力提升而进行技术储备开发。周君武带领团队,通过创新,实现先行技术部2021年专利KPI达成挑战2的目标,新增专利受理14项,软件著作权1项,先行技术部人均专利受理率115%。
创新之路任重道远,丰收的创新成果也将成为周君武厚积薄发的力量,今后,周君武仍将开辟新的道路,助力公司创新转型发展。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